EN
\

燃料电池系统产品

重塑能源旗下拥有多款不同功率等级的标准化燃料电池系统产品

PRISMA镜星系列燃料电池系统

Prisma镜星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完全由重塑能源自主设计、开发和生产,从系统和零部件设计、系统控制、系统集成等多维度进行优化和迭代,实现系统额定功率、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显著提升。满足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物料搬运、分布式发电等多元化氢能科技领域。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570.HK,下称“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专注于氢能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氢能产业生态构建以及规模化商业应用推广,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并具备全球化视野的领先氢能科技企业。秉持“持续构建企业竞争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科技企业,用氢能科技创造可持续发展未来”的使命愿景,重塑能源在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布局,能够提供制氢及终端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氢电协同应用,并构建了“电-氢-电”新型商业模式。

重塑能源具备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拥有一支在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关键技术领域富有经验的、国际化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包括多位行业领军人才,硕博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超40%。团队牵头承担或参与了10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氢能领域相关专利超346项,主导或参与制定47项国内外行业技术及法规标准,持续引领行业突破核心技术难题。

在燃料电池领域,重塑能源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氢循环系统、升压转换器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是行业首家全面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自研及量产的氢能科技企业,在长寿命、高可靠、环境适应性等商用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2023年已售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其中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均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

在制氢装备领域,重塑能源基于多年来在燃料电池领域积累的电化学材料、系统控制等核心底层能力,同时布局质子交换膜(PEM)和碱性(ALK)电解水制氢路线,并实现了PEM和ALK制氢装备及核心部件的自研能力,已推出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兆瓦级PEM纯水电解槽、PEM制氢膜电极、ALK电解槽先进电极和制氢电源一系列制氢装备产品,核心指标行业领先。

重塑能源具备氢能全产业链市场化场景开发能力,是中国氢能市场化运营领导者。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取得显著应用成绩的同时,积极开拓全国范围内的非补贴市场,实现了燃料电池重卡的批量商业化交付和运营。同时,持续拓展氢能科技多元应用场景,相关产品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发电、离网超充、绿氢制备等多元领域,并面向能源生态构建了“电-氢-电”商业模式,拓展多个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重塑能源已累计出货燃料电池系统8,700台套,在车用领域已累计部署燃料电池汽车超6,100辆,已售安装燃料电池系统的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超270,000,000公里,帮助减少碳排放超150,000吨。

重塑能源立足中国市场,率先进行全球化布局。在中国上海、常熟、嘉兴建立了规模化生产基地,在上海、江苏、河南等地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北美和欧洲设立了境外分支机构。是首批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的中国企业之一,旗下规模化制造工厂获得荷兰交通部(RDW)工厂审核认证证书,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产品获得TÜV北德、TÜV莱茵等多家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作为中国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海外商业化的企业,国际业务现已覆盖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士、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市场,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因业、因地制宜的氢能科技解决方案。

秉持生态思维,重塑能源在发展过程中构建起覆盖整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及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产业资源协同整合能力,与中国石化、一汽解放集团、正泰集团、杭叉集团、杜邦、大陆、舍弗勒、丰田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获得了中国石化资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一汽解放集团、宇通集团、丰田通商、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产业资本和知名机构的投资。
重塑能源是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燃料电池分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燃料电池分会理事长单位,上海市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上海燃料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近年来,陆续获得了由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等权威认定;并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技术创新荣誉,并获评2024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